close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chenqiaocun

陳橋村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

有個老外曾說:“假如有來生,我願生活在中國的大宋。”我倒覺得,他瞭解的大宋未必比我多,起碼他不一定知道陳橋村,更沒去過陳橋村。在當時,那趙匡胤雖是行武出身,卻對文士非常重視,知名文人雅士眾多,大傢熟知、尊崇的大學士包拯就是其中一位。宋朝文化能鼎盛一時,跟趙匡胤重文化、施仁政是分不開的,沒有趙匡胤,也不一定會有清明上河之盛景。其實,誰人不想生活在中國的大宋呢?

陳橋村,那可是大宋的根脈所在,基因所在!它屬於河南省封丘縣的陳橋鄉,也即歷史上的陳橋驛,現已被申報為省級傳統村落。是的,那個鄉是以這個村落命名的!

由於采訪或者是攝影采風,我曾多次去過陳橋村,也一次次走進陳橋厚重的歷史深處。閉上眼睛,似乎就看到瞭驛馬來去,奔馳嘶鳴,踢騰起的塵煙彌漫飄渺……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
早在《舊五代史·周書·恭帝紀》:顯德七年(960)正月,趙匡胤率兵北征,“發京師,是夕宿於陳橋驛。未曙,軍變”,被擁立為帝,是為宋太祖,史稱“陳橋兵變”,其實,兵變即造反也。

一個村落,僅“陳橋兵變”一件大事,就足以彪炳史冊瞭,卻在國傢級傳統村落評選中名落孫山。究其原因,並不奇怪,地處中原的平原村落,普遍像“花卷饃”一樣,新房子和老民居摻雜在一起,不管擁有多麼威震四方的歷史,都已不是純粹的古老村落……

但這畢竟是宋太祖趙匡胤發動兵變的地方,許多精彩瞬間已浸潤其中,每一個瓦片,甚至每一粒塵埃,都凝聚著歷史的厚重。據傳,趙匡胤輔佐後周世宗柴榮有戰功,被授為殿前都點檢,統帥禁軍。後周顯德六年(959年)柴榮死後,其子柴宗訓繼位,年僅7歲。960年的正月初一,遼與北漢合兵南侵,趙匡胤統軍北上,行至陳橋驛,趙匡胤與胞弟趙光義經過密謀,由趙光義、趙普策動兵變,將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,簇擁為帝。趙匡胤回師開封,奪取後周政權,建立北宋王朝,封帝宋太祖,建都開封,普普通通的陳橋驛,也因此被烙下深深的印記,名垂於歷史長河中……
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河南封丘陳橋村:驕傲的大宋從這裡開始



兵變發生前,由於陳橋村是汴梁城北第一個“橋頭堡”,無論商客行人、軍旅駐紮,還是政令公文、皇傢禮典往來絡繹不絕,已經使這一帶由黃河岸邊普通渡口演化成為一個繁華的集鎮。“黃袍加身”發生後,陳橋村更是進入瞭鼎盛時期。王安石途經陳傢村時,作《陳橋》:走馬黃昏渡河水,夜征歸路春風裡。指點韋城太白高,投鞭日午陳橋市。名傢名句,朗朗上口,婦孺皆知,也讓這個古老的村莊始終充滿魅力,吸引無數懷古之人前去探幽。

現在的“宋太祖黃袍加身殿”,原為五代時的東嶽廟,早已毀壞,至清代才得以重建。近些年經過修葺維護,依然雕梁畫棟、滾龍盤脊、金碧輝煌。其結構是四合院形式,有正殿和東西配殿,院內有古槐一株,樹圍5.4米,接近幹枯,傳為趙匡胤曾在此系馬,故名“系馬槐”。古往今來,是否隻有這古槐見證瞭那一場兵變呢?旁邊的石馬,是新刻的,也算是高頭大馬,我也曾騎上去威武瞭兩分鐘。

如今的陳橋驛,仍有趙匡胤黃袍加身紀念館,其門柱上鐫刻著“陳橋兵變奠宋代基業;黃袍加身定趙氏乾坤”的楹聯,讓人浮想聯翩……

是的,我驕傲的大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……

來源: 閑去記 李青春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詹姆 的頭像
    詹姆

    旅遊玩家詹姆

    詹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